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我常提及一个词叫「小成本试错」。 且在讲「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时,我还说到自己有一个专门的交易账户,放了一些小钱在里面,就是当自己想弄清楚某个投资要点时,可以采用「小成本试错」的方式,去实操,去刻意练习。 那在刻意练习投资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小成本试错呢?还需要注意哪些呢? 本文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我们从一个调查开始讲起。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问卷调查,所问的问题是: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当然是第一个人获得的票数更多。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开始对 1975 年到 2003 年所有美国创业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
说好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呢?小学老师是骗我的吗? 但更违背我们直觉的还在后面,研究发现:
从这个研究结果来看,网上曾经流传的一句玩笑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竟然是有数据支撑的。 那这个事例是不是告诉我们既然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那我们因为怕犯错,以后就干脆不试错了呢? 显然不是,毕竟“祖师爷”级别的利弗莫尔都说过一句话,大意为: 显然,利弗莫尔的话也好,还是我们平时的认知也好,和哈佛大学的调查结果确实有大相径庭之处。 未必是哈佛大学的调查结果不客观真实?我想也不会。 思来想去,我觉得原因可能是: 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只有正确的经验总结才能在后面的实践中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以及任何事情,从我们的亲身感受来看。 人在成功时,肯定是更乐于去做出总结的,更乐于去跟他人分享相关经验的。 而这些总结和分享会让一个人更加自信,从而进一步在积极层面实现「自证预言」。 而人在失败时,更多的灰头土脸,走路都恨不得挨着墙角走。从而进一步在消极层面实现「自证预言」。 毕竟大部分人喊出一句“我是傻逼”后,最后往往成了批斗他人的“心理大会”。 所以,在我们昨天的文章中说,当你发现在某件事情上,自己犯错后,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复盘、反思、总结、再实践的过程,而不能仅仅是一句“自己是傻逼”就完事了。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失败后的浅尝辄止式的反思,更要命的地方在于—— 大脑出于保护自我情绪的原因,会极力帮助我们忘掉伤心事;人性出于维持完美自我的原因,往往又会把自身的错误归结为外部环境,或直接怪罪他人。 而当你犯了一个错误,没有系统的反思再实践论证的过程,大脑却又轻易的把这个点归入“失败是成功之母”时。 那下次遇到这个问题,犯同样的错误几乎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失败没有能成为成功之母,不是小学老师骗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从哈佛大学的调查研究来看,人性深处自己骗自己,看来不分中外,不分种族。 那如何避免「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失效呢? 我们刚才有说到,人在面对失败时,往往会自我掩饰,将责任推脱。那是大脑与人性的双重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 但我们细想一下,什么时候我们不太会这样做呢? 我们不妨假定一个情境: 你有 10 万元闲钱可用于投资区块链,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新手,自然会对行业老人产生信任,特别是那个带你入行的人。 这时候,你的这位引路人,觉得有一个项目非常不错,有百倍币的潜质。写文章分析了这个项目,并说自己投了多少多少钱。 而此时,我们假设你会做出两种选择: 选择一:无条件相信引路人,心中想起“要想富,下重注”的座右铭,梭哈十万; 选择二:同样是无条件相信引路人,但因为自己缺乏经验,所以先拿 1 万试试水,心中想起“钱不入急门”的古训。 请问,如果投的币跑路归零了,哪种选择更可能让你做出理性客观的反思,总结这次投资失败后的经验 ? 无需多言,我想只要不是一个一边炒币一边流口水的人,都会知道答案是“选择二”。 因为“选择一”,还反思个毛线,不是在写文章怼天怼地怼空气,就是在维权的路上了。 事还是同样的事,人还是同样人。选择一为啥会让人冲冠一怒?选择二为啥会让人相对理性冷静? 原因已跃然纸上: 人在「成本可控,结果可承受」的事件上,才能让理性压制住情绪。 反之,情绪必然盖过理性,表现出「动物性」的一面,释放被长久压抑的攻击欲。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富,下重注”、“输了下海干活”……这些戏谑式的“名言”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危险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背后之人,所下之注,是其不可承受之重。 也就是犯错的成本过高。 所以,不管是刚入场的新手,还是风霜浸染的老手,在面对一些被风险和利润同时包裹的投资机会时,正确的方法都是「小成本试错」。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不管在盈利还是亏损的情况下,做出真正的复盘反思,从而将投资经验沉淀,继续论证。最终在反复验证其有效性后,使其成为自我投资理论体系的一部分。 而在进行投资的刻意练习前,我们不妨看看平时在其他领域的刻意练习。 如,小时候,你在学骑单车、游泳,小到父母教我们用筷子—— 你能想象小时候,你第一学着用筷子吃饭时,筷子握错方式了,你爸妈隔了一个月再来纠正你的情形吗? 当然不会这样,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就纠正你。因为错误的习惯一旦养成,再去纠正比登天还难。 你能想象小时候,你第一次学骑单车,当你妈妈在单车后面扶着你,而你总是维持不了平衡,而她这时不仅不指正你骑单车犯错的地方,却把单车一丢,把你打一顿的情形吗? 当然不会这样,因为她知道这很正常,跟你乖不乖没有关系。 你能想象小时候,你第一次下水学游泳,你爸爸直接带你去深入区教你游泳的情形吗? 当然不会这样,因为哪怕他自己游泳技术水平再高,也不会傻到拿你的小命冒险,学个游泳而已,没必要把成本搞这么高。 综上,投资上的刻意练习,要点就是: 反馈总结要及时。 就事论事,不洋洋得意,也不妄自菲薄。 犯错成本小。以上概述,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这些问题: 不管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它妈到底是谁并不重要。成功和失败本身都不会增加你下一次获胜的概率,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只有正确的经验总结才能在后面的实践中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在投资的刻意练习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脑和人性在你犯错后,过分“溺爱”你,「小成本试错」是一种必然选择,甚至有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在投资的刻意练习过程中,除了成本小之外,自己一定要在每次实战后,及时做投资笔记,且就事论事的深度剖析这次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最后,需要再次提醒的是: 在投资的学习上,失败分为两种,可承受的失败和不可承受的失败。 可承受的失败,才叫刻意练习; 不可承受的失败,那叫致命一击。 一个动不动就对自己发起致命一击的人,想想都觉得可怕。 —- 编译者/作者:张三九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那成功它妈到底是谁
2020-08-30 张三九 来源:区块链网络
- 上一篇:经验总结《快三详细教程新手解析》攻破
- 下一篇:战术讲解《快三计算方法手机精准》传授
LOADING...
相关阅读:
- BitMax 即将上线区块链游戏分销平台 Ultra 代币 UOS2020-08-30
- 区块链投资机构了得资本宣布投资跨链 DeFi 项目 POFID2020-08-30
- 区块链专家吴思进丨区块链应用赋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2020-08-30
- NASA 对为其构建区块链通信解决方案的两家公司资助 12.48 万美元2020-08-30
- 区块链服务网络 BSN 将于 10 月 31 日进行季度版本迭代,包括公测基于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