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举行了一个研讨会,我受邀前?往。会议的主旨很宏大,提出要为互联网金融创建一个理论体系!围绕这个主题,诸多中?国一流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也深受启发,尤其是随着最近几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似乎给这一目标找到了答案。 在探讨区块链能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什么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究竟互联网会为金融带来什么。?金融的核心无疑就是“信用”的创建。最原始的商品经济是以物换物。但大家很快发现?这样的交易成本很高。如果你把几车皮商品拉去,但是交易没做成,还有可能被土匪抢?了,不仅交易成本高,还要面临很高的风险。 所以大家考虑,要让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首先要降低交易成本。于是很快就过渡到了利用信用创建交易的方式。信用的创建才是金?融的核心。当然,我们传统的信用创建无疑是靠很多的“中心”,譬如央行、商业银行,要?有法院、经济警察等。但是传统金融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我本人很喜欢在北京周边骑?车,只要骑车超过一百公里,虽然只是到了北京的郊区,但金融生态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就经常找不到ATM(自动取款机)机了,找不到银行网点了。我自己是不太爱带?现金的,结果有一两次在北京郊区把我弄得既不能住店,也不能吃饭,甚至无法买水。?打个比方,这就像人的身体,只靠主动脉无法到达全身,一定要有毛细血管,才能让身体的很多地方得到营养。如果人的毛细血管出了问题,那么你这个人就会得各种病,非常严重。 所以互联网金融第一步搞得风风火火的,实际上是“支付宝”们,它向前跨的一步?就是依靠大数据来创建信用,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创业的时候,我也曾经去银行贷过?款。其过程非常烦琐,要调查你的资产情况,恨不得把你的家底全搞清楚,之后才决定是?否给你贷款。据说当时银行里所谓的小额贷款是五百万元。为什么这么大的数额?因为成?本下不来。所以光靠银行是不行的,不说我去山沟里没ATM,很多中小企业甚至都无法?得到贷款服务。 结果突然出现了支付宝、余额宝,“信用”是创建在互联网交易的大数据基?础上,这就是一大突破!大数据金融基本上是创建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步。它让信用创建的?成本比传统银行吸储放贷方式的成本下降了很多。后来出现了P2P(点对点)、众筹等,?都促使信用创建成本下降成为趋势。?那为什么还需要区块链?因为光靠互联网公司大数据产生“信用”是远远不够的,让我?们看看传统金融出现的几个问题。 首先,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实际形成了数据孤岛。每个互联网公司都会提倡互联网的?共享、公开、透明精神。但事实上,他们会将掌握的大数据与他人共享吗?目前,答案是?否定的。在当前形势下,大数据必然是每一个公司的绝对内部资源,不可能进行无边界的?共享,这就出现了“大数据集中”的问题。?这样一来,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悖论,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大数据的集中?会引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如果形成数据孤岛,大数据资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全社会?无法形成环流,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只能为少数数据的掌控者所利用,用户个人作为大数据产生者完全没有获得信用资源的主动权,这非常不利于全球市场信用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其次,数据所有权现在是错配的。海量数据是由每一个参与主体产生的,尤其是在腾讯微信这样的软件上。但大数据的所有权属于每一个参与主体吗?参与主体可以管控自己?的大数据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尤其是2016年初发生了一件恶劣的事情——“百度卖吧”事件。在百度上形成一个“吧”产生的数据、资源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用户,这其中包括“吧主”也是由参与用户选举产生的。但是,百度却能将产生的大数据效益公开出售! 同样,在微信上我们每天能产生多少数据?我们每天产生的社交、交易数据本应该是?完全属于产生者每一个人的。如果按互联网共享、平等、透明的精神,这种大数据产生的?是一种“全球性的信用资源”。所以,新的创新一定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数据既要能够共享,又要能够清晰所有权?归属。表面上看,这两点有些矛盾。众所周知,第一代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自由传递问?题。“信息”本身可以复制、多次传递并且免费,这都没有问题。但“资产”不可以。 在现实?中,“资产”在传递过程中所有权唯一,资产的所有权是不能随便复制的。所以,如果按第?一代互联网TCP/IP协议做的话,大家似乎无法在互联网上创建所有权和信用制度。因为资?产属性一定是唯一的,不能说拷贝就拷贝。如果任何一个所有权可以无限复制,就没有任何人愿意相信,也就没有任何信用可言了。 2008年BTC的诞生让以上两个问题迎刃而解。中本聪认为不能靠某个中心创建信?用。因为任何过度中心化的结果都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会存在利用中心权力损害参与者的?利益、损害市场上其他方利益的情况。所以,BTC白皮书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要开创?一种不需要第三方的、不需要中介的支付系统,即电子货币的支付系统。但这首先要解决?资产所有权唯一性的问题,即不能重复支付。否则,这个所谓的电子货币无外乎就是存储?的数字,如果还是可以无数次拷贝是没有任何信用价值的。在此之前,很多人也尝试创建电子货币系统。 类似“Q币”显然是依靠腾讯公司发行的,一旦腾讯公司垮了,Q币则一文?不值。但中本聪宣称要创造的这个P2P电子货币支付系统不相信任何中心、不需要任何第?三方!BTC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区块链技术。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概念是“时?间戳”。“时间戳”本身不是中本聪发明的,早就有国家的“时间戳”中心。比如一个合同,?可以盖一个“网络时间戳”,相当于一个证明。即在这个时间点,合同的文本已经形成,当?出现纠纷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证明来打官司等。BTC系统的每笔交易,为了防止重复?支付,都盖了“时间戳”。因为盖了“时间戳”以后,同一笔资产就不能支付给第二个人了。?如果有人重复支付,那么时间会对不上,系统会自动识别为非法交易。唯一的合法交易只?能是盖了“时间戳”的那笔,这就成功解决了重复支付的问题。这个办法听起来可以解决重?复支付问题,证明了此时此刻财产转移的唯一性,但问题是:谁来盖这个“时间戳”?中本?聪显然是市场的信徒,信奉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都是由自利的人组成的,要有一定的利?益规则。盖“时间戳”的是所谓的“矿工”。 矿工每10分钟给全网的每一笔交易盖“时间戳”——记账。他们也是有利益驱动的。矿工的利益是币基所产生的新币的奖励,通过竞?争到一段时间内(约10分钟)的唯一合法记账权而获得,谁竞争到了,谁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BTC的奖励,同时,全网其他矿工要同步一致它这个记账,然后竞争下一个区块记?账权。最初,这个奖励是50个BTC。按照规则设定,每四年减半一次。2013年减半到25个BTC。所谓区块链,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区块账簿连接起来形成的单向记账链条。?BTC的区块链是靠消耗计算资源给全网作证,重新创建信用体系。大家经常看到网上的讨论,比如,下一代微信可能是什么,下一代淘宝可能是什么等。 在我们看来,下一代最有可能的是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统。每个人在微信上产生的大数据,对每个人自身?都有很大价值。如果这些数据用类似Factom(公证通)这样的系统加密后形成一个新的数?字水印(哈希)然后保存在BTC的区块链上,每个人自己产生的大数据都不可篡改,私?钥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也就掌握了自己大数据的所有权。当我们任何人需要向银行贷?款时,只要提供自己的公钥和私钥给全球任何一家银行,根据大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出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这就可以让每个人通过大数据+区块链获得全球信用。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对我说:“传统金融的信用创建在钢筋水泥的大厦上,你看银行是不是都得盖大楼?但未来的信用是创建在区块链的数据上。”所以区块链就是靠全网?分布记账,自由公证,创建了一个共识数据库,这就是未来信用的数据大厦。?畅想一下未来,比如说原来你的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需要政府备书,好像政府才能承认。但一旦跨国,你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包括合同。跨国以后合同可能就不能被?承认了,或者无法执行。整个传统的信用执行系统成本非常高。这些成本都摊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头上。但是,如果全网公证帮你证明,几乎无法作假。否则就像我刚才说的改时间,除非我有本事把每个人的手表都改了。将来大家公证一件事情,比如公证你们的情侣?关系,一下子就会成为全网的事实,修改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除非到全网的每个矿工?那里去改,成本高到无法接受。 现在,要想修改的话,我问过BTC的矿工,如果他们的?世界想要这样篡改区块链上的数据,成本是十几亿人民币(随着时间还在迅速地增加)。?成本一旦高了,大家就都不想作假了,因为付出的代价和获得不成比例。?一个新的时代,未来的信用、真假是靠全网公证某个协议,靠全网每台电脑成为记账?人来实现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未来信用由每个消?费者自己靠大数据在区块链上产生,就像北京市金融局霍学文书记所说的,“区块链会成?为全球金融的基础架构”,这是未来的信用大厦。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大咖说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火龙果财经:区块链将是未来全球信用的基础协议
2020-11-02 区块链大咖说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麦客电台#21|超前独到的见解2020-11-02
- BitMart「繁星之夜」圆满落幕品牌升级「AmplioCapital」亮相2020-11-02
- 我为什么认为IPFS/Filecoin是具有投资价值的2020-11-02
- YouTube网红游戏主播PewDiePie与区块链AR游戏Wallem达成合作,推出NFT游戏皮2020-11-02
- DACC的WorkToken会颠覆区块链的创业模式?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