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关于加密(货币、技术、应用)合规性问题:牺牲隐私真的能使我们更安全吗?

关于加密(货币、技术、应用)合规性问题:牺牲隐私真的能使我们更安全吗?

2020-11-04 巍巍昆仑任我行 来源:区块链网络

我们现在都知道,互联网上还有“暗网”这个地方,然而很多朋友可能没有意识到,区块链上“明链”“暗链”之分也开始浮现。

由于比特币的所谓的“匿名性”以及其频繁与“暗网”同框出现,人们很自然地会觉得比特币应该就是对应着”暗链“,然而准确来说比特币是介乎两者之间,非要给个类型那也是”灰链“。

其实绝对的明暗之分意义并不大,而比特币之所以成功,也能部分归因其介乎两者之间,而成为了充分保护隐私同时方便易用的交易媒介。

上个月,我们看到美联储对BitMEX用户信息审核方面的失职进行了处罚,加密情报公司CipherTrace报告说,大多数加密交易所其实在用户信息审核上根本不够也达不到标准;但另一方面,那份“ “FinCEN Files” 却同样表明即使是大型银行收集并报告大量可疑交易的举动,也无法充分打击那些罪犯 。可以说,相对于隐私权倡导者来说,除了最近门罗币(XMR)价格的稳步上涨之外,现在看起来确实依然是那些强调所谓“法制”的强硬派的好时候。

回过头来看大趋势,我们会发现加密社区中的许多人也因此想象出一个有着两种“比特币区块链”的世界,甚至可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块链网络:第一个是类似于一个每个人都知道彼此名字的友好社区,就是开头所说的“明链”,另一个则是(如同暗网般)充满罪犯(当然有可能也只是单纯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暗链”。

隐私权倡导者自然会担心,如果强制加密货币交易所上以及托管加密资产的银行机构实行KYC规则,那其很有可能成为加密货币世界的主流,从而只有那些通过此类机构托管加密货币的人才能进入那让人羡慕的“明链”。这些区块链将成为华尔街高贵的一部分而委身与财富和权力大堂之下,而更偏向于拥有并控制自己的加密货币的广大群众将被迫进入暗链上的加密货币贫民窟。

关于这方面话题,我们自然要首先谈谈反洗钱条例。虽然这些忧虑有着充分的现实基础,但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的反洗钱条例最初作用只是用于协助执法部门进行调查。而像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实时机场监控全景图,这类用于监视记录用户行动并(实时)上报给政府相关部门的庞大监控系统的运作,是21世纪、准确来说是布什政府(借)911之后在技术力量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除了我国之外)其实根本不是全球金融网络的必备组成部分。

实际上,最近逐渐勒紧的监管枷锁是许多加密技术着眼于隐私的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甚至可以说比特币本身就是其中之一、乃至典范。即使是所谓“明链”使用者也完全有理由在区块链中设法保护隐私,毕竟既然存在污点被永久记录在(公开的)公共账本的可能性,那还不如藏在银行或者政府中,哪怕后者依然可能被泄露或发现。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是在加密领域,以钱包为切入点的强制性身份识别和溯源措施, 也使反洗钱规则和最初的“协助执法”更为贴近。目前,以Chainalysises为例大量类似的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或者机构花费了大部分精力与执法部门合作,以标识出真正的犯罪分子及其实际的犯罪活动所关联的交易,而非使用庞大的监控系统。

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以比特币为例,其公开的公共账本及其溯源能力本来就可以让开发者及使用者划定和区分账户/地址的“好坏”,以此实现近似于“黑名单”“白名单”的功能,将“明链”和“暗链”划分出来,更重要的是这种功能本身不需要KYC等规则才能实现。

而如今通过区块链资源管理器合规性工具,大多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比如交易所)已经能追踪乃至中止来自“暗链”的交易,并协助执法部门进行相关调查,比如黑客盗取的非法资产及其他罪犯的赃款将越来越难通过这些合规服务商“洗白”。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并没有付出额外的隐私来换取安全。

本文完,谢谢阅读!

—-

编译者/作者:巍巍昆仑任我行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