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DeFi 流动性挖矿热度消减,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DeFi 流动性挖矿热度消减,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2020-12-08 NEST爱好者 来源:区块链网络


活动举办方:imToken x NESTFANS x DeFi之道

活动主持人:NESTFANS.拾二,互动嘉宾:DeFi之道主理人.屏风

拾二提问1:参与流动性挖矿大家都赚钱了吗?屏风你在流动性挖矿上面战绩如何?

屏风
我就是重在参与,顺便体验了一把无常损失,哈哈。

说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当时选的是 Sushi 上 APY 比较高的 UMA/ETH 池,后面 remove 的时候算了一下 UMA 价格跌幅 53%,ETH 是 20%,所以退出的时候拿到了更多的 UMA、更少的 ETH,算上一直挖提卖的 sushi 整体损失还好。

我的这种情况就是,不算挖矿奖励,哪怕 2 种币的价格都下跌,相比啥也不干光拿着,都要比去做市好,这二种操作的价值差就是无常损失。所以我是花真金白银去体验了一番。以后假如真有参与挖矿的机会,是需要好好把各种潜在的损失考虑进来的。

拾二
我也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操作,主流的热门 DeFi 协议的流动性挖矿基本上都参与了,其中 NEST 预言机上面的报价挖矿,我参与的时间比较久,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大,有 2000 个 ETH 左右。核心的盈利点主要还是在 NEST 挖矿上面,基本上是持续性的盈利,但是在 DeFi 流动性挖矿的后半场,我在几个 DeFi 协议上面连续踩了几个坑,亏损的原因就是某些 DeFi 协议头几天的收益率挺好,参与的话需要购买他的代币,但是接下来就是收益虽然有了,但是代币归零了,主要是这种方式的亏损。整体来看还是有盈利的,但是结尾确实不太好。

拾二提问2:你觉得 DeFi 协议启动流动性挖矿的初衷是什么?不挖矿不行吗?

屏风
流动性挖矿初衷有 2 点,一是完成项目冷启动,就像互联网企业获客拉新那样,更准确点比喻是在公司初创的社会,给早期用户奖励股票,对以前西方的一些企业来说是很正常的激励方式。第二点,通常流动性挖矿的矿币都是项目的治理代币,因此挖矿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把治理权交还给社区。给的奖励必须是对用户来说有用的,比如说这个奖励是可以为用户带来实际收益或者给到他们治理的权限。

关于治理代币,最初最为人称颂的例子就是 YFI,团队无预留是完全的公平分配。而在具体的治理方面,有个例子我印象也比较深刻,就是 Uniswap 首个以及第二个治理提案都未获通过,提案内容分别是降低发起投票的门槛、投票通过所需的最低票数,还有发起一笔新空投。

第一个提案的反对意见是,社区成员觉得这样会给提案发起者Dharma带来过多的权利,当大家觉得这样的提案会不利项目发展,或者会使得自己利益受到损害,就可以通过手上的token投出反对的一票。

至于说到,不挖矿不行吗?我们可以想想 Uniswap 在没有流动性挖矿的两三年时间里,也是可以稳打稳扎地积累用户、打磨产品的,只不过流动性挖矿这么一个手段相当于催化剂,而且这个催化作用实在是太明显了,要面对市场竞争,它还是采用了这样的 token 分发方式。

拾二
我也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 DeFi 协议开启流动性挖矿这个动作本身是OK的。

有激励机制的 DeFi 协议带有自己的 Token 经济模型,正常情况下,该经济模型会偏向于解决 DeFi 协议“冷启动”的问题。也就说,越早参与进来的人,获取 Token 的成本越低,当

然风险也更大。

这时候,对于 DeFi 协议开发者来说,他自己也可以最早参与进来,获取 Token,参与和推动共识建设。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用户获取 Token 或者使用该 DeFi 协议都是有成本的,可以把该成本理解为手续费;但是这里的手续费并不是付给 DeFi 协议开发者的,而是付给 DeFi 协议系统本身的,归协议共识者所有(持有 Token 的人群)。比如 COFIX 上面,其收益池有将近 4000 个 ETH,来源 LP 和用户贡献的交易手续费,都是归 COFI 持有者所有的。

所以,在这类带有激励机制的 DeFi 协议中,DeFi 开发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也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和协议发展主张。随着该协议共识的发展壮大,以及协议本身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深耕之后,开发者会获得很好的回报。典型的例子:中本聪写了比特币协议白皮书,在早期也参与了比特币挖矿,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中本聪持有的比特币已经价值几百亿美金了。

拾二提问3:我们接下来「交流讨论一下以太坊网络拥堵对 DeFi 发展的影响」吧,屏风你觉得这个影响有多大?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屏风
以太坊拥堵对 DeFi 用户造成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大的,一是手续费飙升,二是各种交易长时间无法确认,第三就是会出现不能正常清算的情况。今年夏季的 DeFi热潮一度将 gas费推升到 1000 Gwei 以上,普通用户显然玩不起,这样其实对于 DeFi 产品的普及是有一定阻力的。这就迫使各大defi项目方寻求 layer 2方案的帮助,目前最受欢迎的就是 Optimistic Rollup 和Zkrollup方案,几个头部的项目都在站队,比如说,Optimistic 的有 Synthetix、Uniswap 等,ZKRollup 的有 Balancer、Curve 等。

拾二
因为我是 DeFi 老玩家了,NEST 社区从 2018 年就开始做 DeFi 了,对于 GAS 费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研究了很多。我个人观点,gas 费对 DeFi 发展确实是有影响的,但不致命。大家可以去 ethgasstation 上面看看 NEST Protocol 的 gas 费消耗,常年全网排名前5,但 NEST 仍旧发展的很好。Gas 费影响的是使用成本,DeFi 就应该很贵,因为区块链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就换句话,追求自由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使用成本高就是代价。

有关解决方案,因为我个人觉得现阶段的以太坊已经够用了,所以我对 ETH2.0 和 L2 都不太感兴趣,没有研究太多。这里就不发表观点了,相信市场会给出答案的。

拾二提问 4:除了以太坊网络,开发者是否有迁移到其他公链的可能性或者意义有多大?

屏风
除了 layer 2 方案,项目方向其他公链进行迁移也是一种选择方案,比如波卡,near 等。今天早上看到算法稳定币 AMPL 在以太坊以外的3条链上上线,分别是 Tron、波卡和near。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一个在城里开店的项目,在乡村地区开一个分店,有人用自然是好的,没人用的话,也没什么损失。当然,如果别的生态建设得好,DeFi 项目用户群也有快速扩大的可能性。

拾二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以太坊啊,哈哈。

拾二提问5:最近频繁发生的 DeFi 预言机价格操纵引发的套利攻击,你怎么看?

屏风
预言机操纵+闪电贷工具+Tornado.cash 的组合,使得科学家们可以肆意套利那些较弱的协议,我们也经常把这种行为称为攻击,短期来看,这对项目方及用户来说显然是很大的威胁。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组合也可以淘汰掉大量的垃圾项目,为之后的去中心化金融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基础,而关于预言机操纵,目前多数是采用了 Chainlink 预言机报价,这是相对较可行的一种方案,但是对于未来潜在更庞大的市场而言,依赖于一个预言机报价可能还不足够,这可能需要多个去中心化预言机来给 DeFi 项目方提供综合报价,以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

拾二
我对价格预言机研究的比较多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市场上面主流的预言机方案。

从当前市场上已经的预言机方案来看,预言机主要分为3类:

第1类,间接预言机,比如 Chainlink、Band:这一类预言机是通过分布式节点向链上合约“喂数据”的方式形成预言机数据;通俗来讲,这些预言机节点就是链下数据的搬运工,把数据按照某个规则“上传”到链上,然后生成预言机价格供 DeFi 调用。是先使用,再验证。

第2类,直接预言机:目前也就是 NEST 价格预言机,通过矿工双边报价、验证者吃单套利的方式在链上直接生成价格。通俗来讲,NEST 预言机报价矿工在用真金白银证明自己的报价,如果验证者觉得该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有偏差,那就可以吃单套利。最终,NEST预言机在链上生成的价格都是能够代表市场公允价格的。

第3类:AMM类的DEX预言机:像 Uniswap 这样的 DEX 在链上形成的交易数据作为预言机数据源,并通过某些算法筛选出所谓的链上有效价格。

通过这3类预言机方案的互相对比,大家可以发现:

间接预言机提供的数据是不能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进行有效验证的,他们只能信任那些“喂数据”的节点。

AMM类的DEX预言机,比如 Uniswap,虽然也具有直接在链上生成价格数据的属性,但是其无法验证哪些价格是能够代表市场的,而且无法剔除错误的价格(被人为操纵的成本比较低)。

而像 NEST 这样的价格预言机,它提供的每一个生效价格,都是经过全市场的验证者验证通过的,符合区块链共识机制;并且,更加的具有时效性和安全性(攻击成本极高)。

目前在预言机领域,Chainlink 无论是市值还是影响力层面都是最大的,创新型的预言机方案 NEST 大家可以多多关注。比如 COFIX 就是基于 NEST 预言机的。

拾二提问6:很多 DeFi 协议都支持合约之间的互相调用,这种可组合性也带来很多未知的安全风险,如何处理比较合适?

屏风
可组合性是DeFi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但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短期来看,最好是对每个资金池进行隔离处理,虽然这会降低流动性,但安全是最重要的。第二,是让多个审计公司对合约以及组合逻辑进行审计,因为可能一家两家的审计公司看不出潜在的问题,每个白帽的专长也不一样,这个钱没法省。

拾二
是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开发者在支持合约调用之前,一定要慎重。

拾二提问7:我看到 DeFi 之道,也一直科普 DeFi 相关的基础知识,有关该领域的市场用户教育你怎么看?

屏风
说到市场教育,其实 DeFi 之道的科普更多是面向圈内用户的,也就是说,我们假设用户已经知道区块链的基本概念,熟悉钱包的操作等。对于没接触过过区块链的用户,还是需要先了解基本概念,了解区块链私钥管理、钱包使用方法以及掌握安全常识,imToken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本人也很喜欢 imToken 的科普内容以及活动。

DeFi 之道的科普主要是在一些进阶的概念上,比如流动性池、无常损失、流动性挖矿、机枪池;更加深入一步的包括有闪电贷、算法稳定币、Sushi 的 Vampire 攻击、Ampleforth、DeFi中的 NFT、Layer2 扩容等。

之前在 DeFi 之道的线下活动里,有嘉宾提到,想好好参与 DeFi,是一定要动手去用各种产品,上手用了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还挺赞同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干中学。不过 DeFi 领域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有很多未经审计、未经过时间考验的应用,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对 DeFi感兴趣的用户可以从一些大家所熟知的项目开始。

另外,在流动性挖矿的热潮退去之后,我们也在搜罗、跟踪各种有意思的玩法,大家可以关注DeFi 之道的 DeFi 新玩法栏目。

拾二
NESTFANS 也做了 2 年的 DeFi 用户教育了,主要涉及到 NEST 预言机科普、以太坊基础知识和 DeFi 教程等,确实不容易,一起加油吧!

拾二提问8:对接下来 DeFi 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或者期待吗?给大家分享一下

屏风
我比较期待 DeFi 的“脱虚向实”,昨天看到 MakerDAO 的一篇文章《 MakerDAO 引入现实资产指南与案例》。我觉得未来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把现实世界的资产映射到加密世界,然后导入 DeFi 系统中进行流转。

我觉得这个事情有一个前提,DeFi 系统已经建造得比较牢固,经过时间的检验,在这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知道现在 DeFi 还很不成熟,或者说还有很多还没释放魔力的新模式出现。

比如闪电贷,一般我们会把闪电贷和黑客攻击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也可以用中性的眼光去看待,对于普通用户,当有 3 个方面的需求的时候:套利、自我清算、更换抵押物,也是可以发起闪电贷来进行操作的。

我从更换抵押物这个点,联想到之前在做 DeFi 新玩法的时候看到的 DeFiSaver ,它有个产品叫 Loan Shifter ,其中一个功能是更换抵押资产,这应该就是把闪电贷的功能打包一下并且给产品化了。另外,Loan Shifter 还有一个功能,更换协议,比如说你在 Maker 里发起一笔借贷,你可以把这笔借贷迁移到 Compound 上。

对于这个功能,我自己 YY 了一下,在现实世界里,我在中行做了一笔贷款,我可以轻易地把抵押物和借款原封不动地挪到建行上去吗?虽然说这个联想和比喻不是很正确,但是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在DeFi里,由于货币可编程、协议可组合的特性,传统金融的一些约束条件可能会被打破,DeFi 还会涌现出很多有意思的新功能,等到这些功能越来越多地出现,以及他的基础建造得更牢固。也许,大家就会放心把现实世界的资产通证化,放到 DeFi 上流转了。

把眼光放回到现在的 DeFi 产品上,我们也能看到各种更新迭代的动作,比如很多的DEX都在解决无常损失、单边做市等方面去努力,比如 Bancor、DODO、以及大家比较期待的 Uniswap V3,DeFi 产品的优化也是很值得我们去期待的。

拾二
持续看好 DeFi 领域的发展,我个人更加关注价格预言机的安全以及链上原生资产的应用。如果你对预言机感兴趣,可以来 NESTFANS 论坛一起交流学习。


—-

编译者/作者:NEST爱好者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