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微博借钱无视央行整改要求对“利率公示”规定充耳不闻

微博借钱无视央行整改要求对“利率公示”规定充耳不闻

2021-04-16 镭射看点 来源:区块链网络

来源 | 镭射财经? 作者 | 洪七公

自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要求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以来,各大金融机构与助贷机构纷纷响应,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镭射在调查中发现,截至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贷款平台已对旗下信贷产品利率公示问题进行积极整改,如微粒贷明确标注“年利率12.775%(1千元用一天,只需0.35元)”;支付宝借呗也明确标注“年利率16.42%,日利率万4.5”。

除此之外,仍有不少贷款平台对“利率公示”规定充耳不闻。如作为新浪金融官方平台上线的一款针对个人信贷产品,微博借钱即便是到了4月15日,依旧未明确公示贷款利率,仅表述为“日息最低0.02%起,最长可分12期。”

01

无视央行整改要求

长期以来,互联网贷款年化利率如何计算、是否应该加入手续费,以及采用IRR计算还是采用APR计算,业内一直有争议。此次央行在公告中明确了IRR计算贷款年化利率的强制性和合规性。

APR,即年度利率,是指一年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就是通常说的“年化综合成本”。IRR,内部收益率,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央行在附件中给出明确利率计算公式,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或单利方法计算,复利明确按照年化内部收益率(IRR)方式计算利息。计算公式覆盖了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类产品、分期偿还类产品以及收取了手续费等贷款产品。

“多数信贷产品采用分期还款的方式,因此用IRR计算年化利率更为准确真实,但是贷款机构为了隐瞒高利贷的事实,都是选择APR计算方式。”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央行规定明示的方式还是IRR,这对于用平息利率(费率)、另立收费名目等方式掩盖收费标准的方式,是最具备杀伤力的。让很多收费的实际年化利率无处隐藏。

作为新浪金融官方平台上线的一款针对个人信贷产品,截至目前(4月12日),微博借钱依旧未明确公示年化贷款利率,仅表述为“大约可借200000元,1000元借一天,利息低至0.2元,日息最低0.02%起,最快5分钟到账。”

镭射财经在黑猫投诉上看到有关微博借钱的投诉多达118条,投诉内容多集中在暴力催收、高利贷、套路贷等领域。

据媒体报道,有用户在知乎平台投诉,自己在2020年找微博借钱借款7600元,共分9期在2021年4月23日还清,但总利息为1184.88元,合同协议中年利率是24%,但实际还款利率却是36%。

不少业内人士称,年化利率不明,是消金公司被投诉暴力催收、高利贷、套路贷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微博借钱来说,想要平息质疑之声其实很简单,像其他平台那样,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明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注明。

02

新浪金融野心不改

业内人士认为,微博借钱拒不整改的背后,侧面体现了新浪的金融野心。

根据新浪私有化之前公布的2020年Q2财报,新浪非广告营收为1.1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940万美元增长16%,新浪也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新浪金融科技业务的营收增加。

具体来看,新浪金融科技业务在2020年Q2净收入为7164.6万美元,收益成本为5220.1万美元。而新浪金融科技业务包括金融科技服务和新浪媒体其他业务,后者收入为400万美元。由此来看,金融科技业务净收入约6764.6万美元,成为微博独立后,仅次于广告之外的第二业务来源。

根据《北京商报》报道,新浪金融现有业务中,密切依靠微博流量的微博借钱是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说微博借钱已成为新浪仅次于广告之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如果微博借钱按要求整改,势必降低新浪在金融方面的收入。

事实上,新浪在金融方面的布局十分广泛。新浪全资持有第三方支付、基金代销、消费金融、网络小贷等多类金融牌照,旗下拥有微聚未来、得令智选、仓石基金、理财平台等四大业务线,覆盖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多种业务。

不过,业内分析认为新浪金融业务发展主要依靠微博导流,但分散在各个平台,布局杂乱无章,无法形成合力。这也是新浪金融虽然背靠微博的巨大流量却始终无法与蚂蚁、腾讯、京东等巨头竞争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金融此前多次涉及业务违规。推出多个网贷平台;为高利贷平台导流;2019年11月底,微博借钱被质疑涉嫌诱导青少年借贷……或许做好合规经营、探索合规的主营产品才是新浪金融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编译者/作者:镭射看点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