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专家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

专家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

2021-09-22 区块链服务网络 来源:区块链网络

2020年,移动互联网在推动全面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破解老年数字鸿沟、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拓展城市治理空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催生并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城市治理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移动互联网城市治理应用,需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据资源治理、加强政企协同、开展区块链政务网络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布局发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要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移动互联网在疫情有效防控、全面脱贫攻坚、城市运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城市治理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移动互联网对城市治理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促进了网购、移动支付、手机游戏、在线直播、无人驾驶、全连接工厂等一批创新应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进一步与城市治理相结合,催生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催生城市治理新理念

供给创造需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城市治理理念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从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从部门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实体物理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的持续映射与深度融合,推动大量“线下”服务向“线上”转移,“不见面审批”“一窗式办理”“秒批秒办”等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正被广泛应用。城市管理“随手拍”、交警APP“违法举报”、疫情防控中扫描运营商二维码查询个人轨迹等一批政民互动、群防群治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

(二)移动互联网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城市治理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和智慧化,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将更加顺畅便捷,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管理等方式将被逐步淘汰,推动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智能停车、智能井盖、智能抄表、智能路灯、智慧安防等物联网应用实现了智能管理和远程调度,让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城市大脑”可以归集城市分散数据、感知城市生命体征、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强化城市风险管控,正在成为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标配,推动城市运行全域感知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三)移动互联网创新城市治理新机制

随着5G规模部署和物联网普及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能够形成一个全面感知、交叉互联、智能判断、及时响应、融合应用的“数字孪生城市”,推动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可以大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降低资源消耗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同时,5G等数字技术能够以物理分散、虚拟集中方式增强城市聚集经济、人口的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市范围内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建立城市治理新机制,开创城市治理新局面。

二、移动互联网城市治理应用的特点和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打造全面脱贫攻坚“助推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移动互联网在直播电商扶贫、在线教育扶智、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是网络普及助力城乡数字鸿沟缩小。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和农村宽带提速降费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在网络覆盖和互联网普及应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带动边远贫困地区非网民加速转化。一方面,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的时代正在到来,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自2013年以来首次缩小到25%以内。

二是网络扶贫多措并举取得积极成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现对832个贫困县全覆盖,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规模扩大了近10倍;5G新时代,直播带货为助农扶贫开创了新方式,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无论是以淘宝、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还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都积极通过内容支持、流量倾斜、营销助力、品牌赋能等手段,解决农户生产和经营难题。如,拼多多采用“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整合出农货上行快速通道,重组农产品上行价值链;湖南卫视为湖南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播带货,直播2小时,超5.5亿人次互动,15个贫困县备货农产品销售一空,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网络扶智效果明显,学校联网加快、在线教育加速推广,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从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11月的99.7%;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二)移动互联网构建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移动互联网在疫情精准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人员有序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智慧化应用,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疫情防控体系,显著提高了应对疫情的敏捷性和精准度。

一是“健康码”助力人员跨地区安全有序流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码”,利用汇聚的卫生健康、民航、铁路等方面数据,为公众提供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服务,包括个人防疫健康信息码查询、老幼健康码助查询、每日健康打卡、扫一扫防疫信息码等。疫情期间,累计注册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构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平台,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向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14天位置信息查询。截至2021年2月中旬,这一平台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出具了近80亿份电子行程证明,为政府机构检测和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监测手段。

二是大数据分析提供了疫情防控的“火眼金睛”。许多城市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政务大数据共享、互联网大数据互动,实现了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的精准研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线了数字化防疫系统——战疫金盾,以“大数据+网格化”模式,分析识别和挖掘目标人群迁徙轨迹,找到与疑似人群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可视化展示返程人员来源地区分布、新增健康异常人数、每日返程人数、离域人员统计、乘坐交通工具情况、去往省市分析等数据,能够有效协助政府开展高危人群分析及疑似人群排查工作。该系统还能够动态掌握园区企业运行情况,持续收集企业复工情况和物资需求、用工需求,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帮扶平台,更好地帮助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三是移动互联网构筑了政民互动的“连心桥”。许多城市在非常时期运用各类城市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终端交互方式,准确高效地把各类权威信息、诊疗办法传递给广大群众,实时在线处理各种政务事项,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尤其是本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利用智慧武汉“民呼我应”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了“肺炎自查上报”功能,支持群众在家自主对照比对症状,社区安排就诊,实现分级分流就诊;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提供机器人和人工心理服务;搭建了“关爱群”,了解被隔离居民、居家困难的孤寡老人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际困难。1月23日至2月1日,“民呼我应”平台处理“肺炎自查上报”22968例,心理机器人上线98小时为61023位武汉民众提供了心理疏导,“关爱群”及时为生病的空巢老人送去了救命药。

四是智慧城市系统打造城市指挥的“操作系统”。疫情防控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大量的数据、信息、命令需要强有力的汇集、分析、融合、协同手段才能支撑高效指挥防控。杭州下城区、深圳龙岗区等地的智慧城市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类似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调度指挥中枢作用,实现了有效的数据集中汇集、态势实时分析、物资统一调配、事件综合指挥,有效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敏捷性、精准性和智慧度。

(三)网信企业成为破解老年数字鸿沟“先行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速了我国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与此同时,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为有效破解老年数字鸿沟,政府和互联网企业从两端发力,助力老年人享受智能化生活。

一方面,国家政策引导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弥合。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工信部印发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12个专项行动,例如保留线下传统电信服务渠道,精准降费惠及老年人,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等。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社区消费 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加快新建改造一批充分兼顾老年人需要的社区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新疆等地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政策举措。

另一方面,网信企业率先开展适老化改造助力“银发触网”。一是手机厂商推出“老年人模式”手机服务,方便老年人使用。华为、小米、vivo、OPPO等主流手机品牌基本都已经具备了“老一辈模式”的功能,可以提供大号字体,大音量播放,以及“远距离协助”等服务,方便老年人看得见、听得懂、用得着。二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滴滴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了多款老年用户服务和产品,包括用户一键观看、用户报警、亲朋好友代付、增强语音识别功能等。针对“健康码”使用不便问题,支付宝推出“关怀版”,可以让用户直接将健康码添加到手机的桌面,一键实现健康码、乘坐公交、手机充值、缴纳水电费等功能。三是网信企业利用线下门店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携程旗下数千家品牌门店联合推出“8大贴心服务”,免费帮助老年群体学习掌握更多的智能手机使用技巧,利用互联网技术重新塑造退休生活,跨越数字鸿沟。

(四)移动互联网推动政务服务全面“指尖办”

围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各地加大“放管服”改革,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深化移动互联网等数字科技应用,通过政府角色转变、服务方式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刷刷脸、动动手指,就可享受随手办、随时办、随地办的便捷体验。

一方面,服务方式实现由分散服务向协同服务转变。各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大力推广以公民身份证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应用,广为诟病的“奇葩证明”基本消失,行政审批时限大幅压缩。通过开设政府服务大厅、整合服务资源等方式,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异地办和就近办。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浙等地为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派出专人驻企解决用工难、资金短缺、物流不畅等难题,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成为新时代政府服务新常态。

另一方面,服务途径实现由网上办理向指尖办理转变。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化,各地区“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渐成趋势,“掌上办”“指尖办”逐步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越来越多的事项可以通过小程序、APP、自助终端等渠道“指尖触达”。河北省推广“指尖办”移动政务服务,形成省级统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府服务”体系。北京市积极开展指尖行动计划,在“北京通”APP的基础上,拓展了微信、支付宝、百度3种服务渠道,实现了北京市政务服务移动端多渠道服务。截至2020年10月上旬,“北京通”APP已接入应用995项,百度小程序已接入应用1108项,微信小程序已接入应用1134项,支付宝小程序已接入应用1070项,涵盖了北京市公安局等55个政府部门的高频服务事项,为市民、企业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务信息、在线互动等服务内容。

(五)移动互联网引领城市治理实现“多元共治”

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从“依靠群众、专群结合”的“雪亮工程”,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再到“人人参与、自觉维护”的数字城市管理,移动互联网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同时,推动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一是双向互动的手段更加多元。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双向互动渠道的通畅性、易用性将直接影响城市治理的效果。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除了传统的热线、门户网站等渠道,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政务机构微博、政务头条号、政务抖音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其中,河南省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机构微博10130个,居全国首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更广泛、更方便、更快捷地收集和掌握社情民意,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的新阵地。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的范围更加广泛。随着虚拟网络空间与实体物理空间持续双向映射与深度耦合,大量原本存于“线下”的服务向“线上”转移。如今,不仅订餐、订票、打车、购物、缴费等生活服务可以“手机办理”,就业、法律、注册等政务服务也可“一网通办”,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上办公、虚拟游览等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推广应用,一部手机联通整个世界正在变成现实。

三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方式更加亲民。各地开发个性化的手机APP,为辖区内居民实时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捷化渠道。玉门市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研发了“活力网格手机”APP,巡查在一线的网格员通过手机APP上报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处置情况。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创新推出“e治理”智慧社区模式,以线上APP“e治理”+线下居民议事客厅为平台,在线进行包括停车、垃圾分类、消防、噪音等小区事务的处理,拓宽居民的发声通道,提升居民参与及社区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利用“全民防”APP,实现了租客注册登记、流动人口情况及时掌握的功能,同时有效根治辖区群租房和“二房东”问题。

四是社会协同治理的成效更加明显。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管理“随手拍”、交警APP“违法举报”、社区网格化管理等一批政民互动、群防群治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精细化水平。近年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成为社会协同治理的佳话,朝阳区发案总量、可防性案件双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嘉兴市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研发启用疫情防控排查系统,全面摸实相关信息,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六)区块链服务网络拓展城市治理“新空间”

区块链通过新的信任机制改变了数据和信息的连接方式,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为不同参与主体间、不同行业的可信数据交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区块链服务网络通过打造底层公用基础设施,有效破解了当前区块链应用技术门槛高、成链成本大、运营成本高、底层平台异构、运维监管难等瓶颈问题,促进区块链应用与城市治理相结合,拓展了城市治理空间。

一是区块链服务网络助力区块链政务应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和建立的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框架,用于部署和运行各类区块链应用的全球性基础设施网络。BSN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理念进行研究、设计、建设和运营,持续降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本、技术门槛和监管难度,实现区块链应用的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政务领域应用,截至2020年12月,BSN启动了北京市、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等地省级主干网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在河北省、福建省、湖北省、海南省、甘肃省、雄安新区、吉林省长春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开展BSN政务网络建设,推动区块链政务应用。

二是区块链构建了数据共享新模式。城市治理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推动跨领域、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构建了一个公用的平台,支撑不同的应用数据进行共享、交换、使用,通过技术保障能够真正实现可信共享。北京市利用区块链将全市53个部门的职责、目录以及数据高效协同地联结在一起,打造了“目录区块链”系统,为全市大数据的汇聚共享、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支撑。南京市区块链电子证照共享平台通过对接公安、民政、国土、房产、人社等49个政府部门,完成了1600多个办件事项的联接与600多项电子证照的归集,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三是区块链丰富了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区块链建立了协同互信机制。共识机制确保数据难以篡改,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时序区块结构保证数据全程留痕,实现事件可追溯。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治理,可广泛应用于政府重大工程监管、食品药品防伪溯源、电子票据、审计、公益服务事业等领域。例如,雄安新区建成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对招投标决策等全过程信息留档并可实时调取查看证据,出现问题依法问责。杭州下城区利用BSN升级“城市大脑下城平台”,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城市基层治理结合,开展城管道路生态检测、酒店消毒监管、1call积分管理等场景应用。深圳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通过打通发票流转全流程,极大简化了发票的报销流程,提升了监管效率。长沙市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梳理了60多个区块链政务应用场景,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三、深化移动互联网城市治理应用的建议

(一)以5G引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市治理基础支撑

着眼于推动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以5G网络建设与应用为牵引,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强化城市治理数据、算力、算法支撑。一是加快5G网络建设与应用场景推广。在进一步扩大5G基站建设规模的同时,重点打造5G+无人驾驶、5G+工业互联网、5G+物流、5G+教育、5G+医疗、5G+养老、5G+城市管理等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培育5G+增强现实、5G+虚拟现实、沉浸式游戏等新兴消费模式。二是以物联网应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开展城市体检,推广物联感知终端在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测应用,推动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生长”,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数字化治理能力。三是加大智能计算中心供给,满足城市大脑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结合区域经济、产业、人才等情况,统筹布局建设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智能计算中心,基于新型硬件架构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通过生产算力、聚合算力、调度算力、释放算力协同,打造算法、算力和数据服务的有机整体,为城市治理提供充裕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

(二)以数据确权推动数据资源治理,激活城市治理新要素

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数据资源的共享开发与融合应用。围绕破解数据确权难、共享开发难等问题,下一步可以从数据立法、数据管理、数据返乡和数据应用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释放政府数据价值,推动城市治理创新。一是加快数据产权立法,建立数据要素权责利对等机制。通过法律形式明确政务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形成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社会化利用的权责利体系,促进政府与社会数据双向流动。二是强化数据管理,建立国家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制定政务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利用的标准规范,形成政务数据管理、共享和开放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要素共享交换全流程的可监可控可追溯。三是实施“数据返乡”行动,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应用。基层是数据采集和使用的主体,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将国家、省级政务数据依权限向地市和区县共享,激活数据要素活力。四是推动数据跨地域应用,提升跨地域城市治理能力。面向数据跨地域共享需求,推动城市群的数据打通和业务协同,加快中心城市的先进治理能力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使城市治理从“单点智慧”向“群体智慧”转型。

(三)以政府和企业协同为着力点,加快弥合老年数字鸿沟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服务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民政部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让老年人更多更便捷享受智能化服务成为社会共同的期待,需要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老年人数字化服务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建设方向和发展阶段,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级公共数字平台及服务体系适老化改造;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鼓励和扶持新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应用,通过信息化缓解医疗、教育等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执法力度和个人隐私保护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另一方面,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作用,面向老年人智能化应用需求,开发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通过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帮助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收集与跟踪,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研发推广以语音为核心,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应用,让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都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

(四)以区块链政务网络建设为支撑,丰富城市治理新手段

当前,区块链已经在城市治理领域发挥作用,但总体上处于小规模探索的早期阶段。发挥区块链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潜力,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规划以及工程实现方面的难题,需要在搭建共性平台、建立标准规范、推广政务应用等方面发力,助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一是搭建区块链政务应用共性平台,打通区块链应用底层框架,避免“新数据孤岛”。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基于区块链服务网络架构,建设内外互通、资源共享的区块链政务网络,为各领域区块链系统开发与部署提供基础环境支撑。二是建立区块链政务网络标准,明确区块链政务网络建设的环境要求、底层框架、密码算法、安全体系、跨链机制、环境网关、应用管理和隐私保护等要求,规范政务领域区块链应用环境。三是拓展城市治理领域区块链应用,基于区块链政务网络,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五)以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为牵引,推动城市治理智能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可以高效整合城市的各种系统和服务,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城市治理向纵深方向发展。一是丰富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场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推广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社区应用,丰富社区政务、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探索智能服务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智能服务等在智慧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应用,打造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服务新业态。二是推广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运行管理应用,以城市大脑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整合汇聚区域“人、地、事、物、清”等治理要素,打造涵盖网格管理、公共服务、城市交通、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治理要素“一张图”,实现城市运行状态即时感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城市治理多场景应用,实现城市交通智能优化、能源供应动态平衡、城市管理精准高效,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作者:张延强、唐斯斯、单志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原文刊发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

文章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文章原标题:《【专家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服务网络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